川青铁路自贯通以来首次迎来返程客流高峰,日均旅客发送量突破设计预期。这条横跨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交通动脉,通过缩短成都至川西北地区通行时间至99分钟,彻底改变了当地民众的出行方式。返程高峰期间列车运行图兑现率达98.7%,运输组织效率经受住了实际检验。
作为国家Ⅰ级双线铁路,该线路日均开行列车18对,覆盖早晚通勤时段。运输部门通过动态调整编组数量,在重点区间加开临时列车,确保高峰期单日最大运能提升至2.4万人次。智能化票务系统实现沿线12个车站余票信息实时共享,旅客候车时间平均缩短22分钟。
线路贯通后形成的4小时经济圈效应显著,成都与松潘两地商贸流通量较通车前增长163%。冷链专列每周固定开行3班,将川西北高原的牦牛肉、松茸等特色农产品输送至成渝市场,物流成本下降41%。同时,成都的电子元器件通过铁路集装箱班列直抵青海,运输时效提升60%以上。
铁路沿线的17个少数民族聚居区迎来发展机遇,站区周边新增旅游集散中心9处,配套就业岗位2300余个。文旅部门统计显示,国庆期间通过铁路抵达九寨、黄龙景区的游客占比达64%,较往年公路运输时期增长近两倍。动车组车厢内设置的民族文化展示区,单日最高接待体验旅客超5000人次。
面对持续增长的返程客流,铁路部门在重点车站增设双语服务窗口,配备高原医疗应急设备。8个新建车站全部实现电子客票全覆盖,老年旅客专属通道日均服务量稳定在1200人次以上。随着冬季运输方案启动,防滑防冻物资已提前部署至海拔3000米以上区段。
这条贯穿西部两大经济板块的铁路干线,通过首轮返程高峰验证了其设计运能和服务效能。数据显示,线路开通百日运输收入突破7.8亿元,带动沿线GDP增长1.2个百分点。区域生产要素流动效率的提升,为构建成渝—川西北协同发展新格局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
